-
作者:
所属图书:
屯堡村社教育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首先叙述了古典时代中国及西方社会对教育的思考。其次,简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的状况及困境。接着,叙述了由民俗活动和正规学校教育组成的号营村“内生教育体系”的内容。再次,介绍了市场化和城市化冲击之下号营村 “跨越城乡的教育”。最后,叙述了“人”的成长与乡村社会的关系。
-
作者:
所属图书:
屯堡村社教育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首先以泥沟村为例,叙述了以教育文化撬动文化教育的乡村复育给号营村带来的启示。其次,以田字格为案例,凸显了乡村学校价值重估与城乡共建的时代意义,叙述了乡土人本教育对人格基底的形塑作用。最后,以岩寨村案例,叙述了社会工作对民族社会教育的推动作用。
-
作者:
所属图书:
屯堡村社教育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借鉴了意识形态襁褓的说法,主要介绍了号营村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力图反映村落社区文化襁褓的存在和作用。首先,从家庭、家族和村落三个层面呈现文化襁褓为人们提供的公共知识。其次,从花灯、地戏两个方面展现了集体性公共活动对村民的民俗文化教育。再次,从侯氏宗祠、人口文化墙和孝文化公园三方面介绍了号营村的公众文化空间,呈现出公众空间与民俗教育的文化关联。最后,对“文化襁褓”的概念及其意义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其公共知识、公共活动、公众空间及乡村社群四个相关...
-
作者:
所属图书:
屯堡村社教育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文主要介绍了号营村依托的地理历史背景。首先,从村庄的地理区位、村名缘起及变迁以及村庄居住结构及通婚区域三方面 介绍了号营村的基本情况。其次,介绍了屯堡区域视野下的号营村。系统、立体地呈现了号营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并重点介绍了在应对挑战过程中所塑造的人文环境。
-
本文首先介绍了号营村课题的研究缘起,回顾了九溪村的结题成果《屯堡乡民社会》,将号营村与九溪村进行比较,它们同是乡民社会,但号营村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接着梳理了中国农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以及农村教育存在的“狭隘化”“城镇化”等问题,将号营村置于中国农村的社会背景之下,结合号营村的村落特点,指出了本课题中关于农村教育的问题。其次,叙述了课题的调查过程、课题写作等研究过程,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