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 2018-03-03 · 宜昌市夷陵区物价局关于调整宜昌市鸦鹊岭自来水厂供水价格的通知
- 2018-03-03 · 夷陵区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 2018-03-03 · 宜昌市夷陵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外出培训学习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 2018-03-03 · 关于在夷陵区人民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的实施方案
-
社会保障与社会治安
本文介绍了宜昌县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治安状况,包括社会保障(含发展概况、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社会治安(含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治安案件,治安事故,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
卫生与体育
本文介绍了宜昌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与体育事业,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含发展概况、设施机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中医中药、医疗保健制度),体育事业(含发展概况、群众体育、体育竞赛)。
-
劳动就业与居民生活
本文介绍了宜昌县的劳动就业与居民生活状况,包括劳动就业与劳动收入(含劳动力资源、城镇居民就业状况和劳动收入水平、农民居民就业状况和劳动收入水平),居民生活(含城镇居民生活状况、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在农村改革中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步骤,逐渐打破了原来“左”的思想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束缚,使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共宜昌县...
-
财政、税收、物价、审计
本文介绍宜昌县的财政、税收、物价、审计状况,包括财政(含财政机构设置及其变化、县财政收支构成变化、财政改革及其成效、预算外资金收支和管理),税收(含税收机构设置及变化、税种与税源结构),物价(含物价...
-
保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决定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0年上半年湖北省人民银行行长会议确定,包括宜昌县在内的11个县(市)进行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试点。同年9月,宜昌县正式恢复办理企业财产保险业...
-
村级基层组织
1949年7月宜昌县解放后,在村一级撤销了国民党的保甲制度,建立了行政村。全县共设行政村258个。村设有村长、农会主席、财粮员和民兵队长。1956年,农村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在村一级除有行政村外,全县还有高级农业...
-
乡(镇)级党政群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乡(镇)党政机构经过6次大的变更(见表27—1·1)。1991年底,全县乡(镇)级党政机构仍为20个,下辖65个农村办事处和1个城区办事处,545个村,4088个村民小组。1987年,乡(镇)党政机构...
-
县级党政组织和机构
1949年7月宜昌县解放后,中共宜昌地委调一批南下干部来宜昌县工作。1956年6月和19的年12月,召开了中共宜昌县第一、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二届县委和正副书记。1957年9月,设立县委书记处,县委正副书记...